眾說周知,飼料中含有大量豐富的營養物質,極易受到霉菌的污染而發生霉變。飼料發生霉變后,不僅影響其適口性,降低動物采食量和飼料營養價值,而且由霉菌產生的大量次級代謝產物霉菌毒素,危害極其嚴重,造成動物拒食、嘔吐、腹瀉、生長停滯甚至中毒死亡。
霉菌毒素嚴重影響動物生產。常見的霉菌毒素有:黃曲霉素B1(AFB1)、嘔吐毒素(DON)、玉米赤霉烯酮(ZON)、赭曲霉素(OTA)、煙曲霉素內毒素和麥角堿。各種霉菌毒素對動物機體的危害如圖所示。
圖1 霉菌毒素對動物機體的危害
最新的霉菌毒素檢測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范圍收集了飼料樣品240份,其中包含有配合飼料、飼料原料、玉米、麩皮等;樣品主要來源為華東、華南、華北和華中地區,華南地區。今年的霉菌毒素檢測結果有以下幾個特點:
2018年樣品黃曲霉毒素B1污染情況,雖然目前污染程度還相對較輕,但與去年相比污染程度有加重的趨勢。
2018年新發布的飼料衛生標準對飼料及飼料原料中的黃曲霉素含量限量有了更加細致的分類,但限量濃度與前標準沒有太大變化。
2018年檢測樣品黃曲霉毒素B1平均含量為14.8μg/kg,較2017年同期增長了160%。黃曲霉毒素B1超標情況較同期也有所增長,超標率增加了4-6%。
2018年玉米赤霉烯酮超標情況明顯加重,飼料中玉米赤霉烯酮超標情況由去年沒有超標樣品躍升至今年12%的超標率;玉米樣品超標率也較2017年同期增加了8%。
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樣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程度有所加重,另一方面,新的飼料衛生標準對飼料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的限定更為嚴格,豬配合飼料由原來的500μg/kg限量降低到250μg/kg,母豬和仔豬配合飼料更是降低到100μg/kg和150μg/kg。
2018年飼料衛生標準的發布,首次對飼料原料中嘔吐毒素含量作出明確限量為5mg/kg,高于此前的1mg/kg,因此玉米、麩皮等飼料原料超標率有明顯降低,飼料中嘔吐毒素限量維持原標準,超標率變化并不明顯。
2018年樣品的嘔吐超標率為8%,與2017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1%,飼料超標率為14%,較2017年同期下降了6%,2018年上半年玉米樣品沒有出現超標情況。